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3:39    次浏览
《银灰的冥想:蔡萌个展》策展人:李公明展期:2015年4月12日-6月8日开幕:2015年4月12日下午4:00地点:+3画廊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A电话:010-64319063 在传统境界中的冥想与升华李公明认识蔡萌多年,却没想到这位毕业于版画系、专研于当代摄影并且著述甚丰的仁兄还有这样一手精湛的传统笔墨,更难得的是他还有那一份在传统境界中冥想与升华的痴迷。在他看来,中国画的笔墨“充满暧昧、迷人和微妙变化”,因而对传统的“迷恋”发于一种内心的持久冲动与需要:我要,我还要……。自董巨以降,宋代的李、范、郭、米、马、夏,从元四家到明四家,从四僧到四王,再从龚贤到黄宾虹,从画册中的日夕揣摩到真迹前的俯仰吟哦,这是蔡萌一路走来的印记。 必须说,他虽然不是国画系出身,但同样是“根正苗红”;而且可能正因为不是国画系的嫡传,反而没有那种布鲁姆式的“影响的焦虑”,他竟然是那样自然而然地在传统中迎风起舞、随云舒卷,很滋润也很舒心。从传统出发,力追“古意”;不泯心性,尤重笔墨意趣的真实体验;所谓“冥想”者,无非沿流探源,沉潜往复,临仿体味,从容含玩。我相信他在历史想像与创造冲动之间,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是很值得珍视的。 在传统中浸淫日久,又兼放眼寰宇,胸襟开阔,自然涉笔成趣,师古其意,不泥其迹。其笔墨之苍秀,风格之温润醇厚,展图可证,自不待言。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,历史体验往往与政治、哲学、艺术等领域的创造冲动均有极为密切的联系。如蔡萌兄所言:在接近传统、接近古人、理解“古意”的基础上,或将最终建构出一种“回复式创造”的成果。如果说,重建文化自信当有多种内在理路的话,“回复式创造”未尝不可以是极为有益的探索。乙未春于珠江南岸一溪斋 关于艺术家蔡萌出生于1978年,美术学博士,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。擅习传统水墨,尤以文人山水画为主攻。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水彩专业,硕士及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。现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,并兼任《大学与美术馆》副主编、雅昌艺术网顾问。曾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。曾任广东美术馆项目总监。策划过的展览包括:“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”[广东美术馆,2009年]、“景观·静观:中国当代摄影展”[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,2009年]、“首届CAFAM未来展—亚现象: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”[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,2012年]、“中国当代摄影2009-2014”[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,2014]、“第二届CAFAM未来展—创客创客: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”[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,2015年]等。